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劉 [分享]一壘手


一壘手

基本接球動作、傳球方式、接傳球步伐請參考前面的內野手各種速度滾地球之接球方式與傳球步伐、傳球距離遠近與傳球方式選擇
如果一壘無跑者時,千萬不要站在一壘壘包上,可以移到距離一壘壘包右側六步,後方八步的位置守備,以便兼顧一、二壘間的各種狀況。


潘忠韋基本接球動作是採前弓後直腳步,戴手套的手臂不要伸直,這樣的做法可以讓手臂更為靈活,萬一其他野手傳過來的球稍有偏差,可以迅速轉變接球角度,避免產生接球失誤。
而另一個一壘手的必須擁有的觀念就是,如果球擊出後,判斷遠離你的守備範圍,這時就趕回一壘壘包,準備接其他野手傳來的球。
要踩壘做封殺動作時,只要後腳跟稍微壘包踩到即可,讓出大部分壘包面積去讓跑壘者踩。在準備接球時,先穩住重心,保持平衡,看到球傳向你時,這時才踏步或跨步趨向球,然後接球。至於踏步方向,就從預期球的方向會到哪裡而定。
而通常因為內野傳球位置導致一壘手必須離開壘包時,無法完成封殺,就必須採取觸殺跑者的方式使跑者出局。觸殺時,可以的話儘可能使用雙手去觸殺跑者,另外觸殺時雙手去觸碰跑者即可,不要站在一壘及壘線上想要擋住跑者,只要雙手接到球後順勢拉向打者去觸碰跑者身體即可,這樣不但可完成出局數,重點更在於可以保護自己,避免受傷。
牽制時,右腳抵在一壘壘包側邊(最靠近本壘那一側,膝蓋微彎保持重心),左腳採在壘線上,眼睛凝視投手,身體上半身稍微彎下,不要把頭轉離投手方向,接到球後,手順勢以手套背面碰觸跑者。
如果一壘手接到球後,時間允許,直接跑向一壘踩壘使打者出局,如距離壘包稍遠或是接球時失去重心,時間允許則時,等待投手或是其餘內野手進入一壘補位站穩再傳球,如果時間不允許,朝接球者胸部位置傳球。
一壘手(右撇子)接到球欲策動雙殺(通常為逆向雙殺),通常是右腳先跨至左腳前方後,轉身將球傳給跑進二壘補位的游擊手封殺跑者(讓傳球路徑不與跑者跑壘路徑相同軌跡避免K中跑者(此種雙殺方式又稱為逆雙殺)),球傳出後一壘手立即回一壘,再由游擊手將球傳向一壘完成雙殺。(但如果是左撇子的一壘手就較無傳球至二壘時需刻意閃避跑者的困擾,接到球後無需像右撇子的一壘手,可以直接就將球傳向二壘封殺跑者,再回到一壘接回傳球。)
如果是由左手一壘手傳球欲策動雙殺,則會改變由左腳踩壘(使身體大部分較靠近投手丘而非外野),然後躲開跑者再將球傳至一壘封殺打者。
一壘手如要接外野傳球封殺跑向一壘的跑者,則改採取右腳踩壘接球(因為能讓身體更靠近外野,縮短傳球距離),接到球後確定右腳確實踩壘封殺跑者後,右腳跳開,避開跑者滑壘。(後續如有需要繼續傳球,則站穩後腳步後,傳向二壘、三壘封殺跑者。)

特殊情況之處理方式

潘忠韋一壘手處理觸擊短打,左腳踩在一壘左側(靠近二壘方向並面對本壘)(PS:通常接球是右腳踩一壘),然後等待捕手或投手接到球後,傳向一壘封殺打者。
潘忠韋不死三振則是右腳踩在一壘右側(靠近休息室並面對本壘)來接由捕手傳往一壘的球。
潘忠韋慢斗球(前弓後直腳步),左腳踏出的弓箭步可以對準傳來的球的方向球,用手套由地面往上撈,而且儘可能讓球在左腳的左側來做撈球動作,在左腳左側撈球較不會發生撈球時手臂去碰到左腳,減少受到干擾的機會。如需反手撈也是往上撈,但此時手套改放在身體中央來撈球。

沒有留言: